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阳春好玩的地方和景点,以及阳春市旅游景点大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从罗定来到阳春春湾,听说有一个很漂亮的中山公园,果然不同凡响
盛夏的阳光透过蓝天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了一丝丝清凉。在一个闲暇的周末,我决定踏上一段旅程,前往广东的阳春市,探寻那个被人们传颂的中山公园,听说那里景色宜人,不同凡响。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床上,将我唤醒。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准备出发。罗定是我的出发地,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城,那里有着乡村的宁静和现代的繁华。我搭乘一辆早班车,穿越郁郁葱葱的田野,一路颠簸而行。
几个小时的车程后,我终于抵达了阳春市。阳春,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春天的气息,果然,这里的风景完全不负盛名。我听说,阳春市有一个被誉为“不夜城”的地方,那就是著名的春湾。
春湾,位于阳春市的东北部,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城市。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蓝的海水,海天一色,仿佛融为一体。海风拂过,带来一股咸涩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我此行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来享受海风和海景,更是为了前往中山公园,据说那里是阳春市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于是,我怀着好奇和期待,踏上了前往中山公园的征程。
中山公园位于阳春市区的中心地带,是一片占地广阔的绿地。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荫婆娑,遮挡了炎炎夏日的烈日。在绿荫的映衬下,公园显得格外清新宜人。
我沿着小径漫步,不时有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凉。公园内设有精美的花坛,各种花卉在阳光的照射下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观赏。远处的草坪上,孩子们在嬉戏玩耍,欢笑声不绝于耳,给这片宁静的绿地增添了一抹活力。
我继续向前走去,来到了一个湖泊边。湖水碧绿如玉,倒映着天空和树木,宛如一幅画卷。湖边设有凉亭,游人可以在这里歇息,欣赏湖景。我找了一个凉爽的角落,坐下来,闭上眼睛,只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然而,最令我期待的还是公园的核心景点——中山塔。据说,这座塔是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建,是公园的象征之一。我跟随着指示牌,很快便来到了中山塔的面前。
中山塔高耸入云,庄严肃穆。我顺着台阶,登上了塔顶,展望四周。从这里,可以一览公园的全貌,远处的城市景象也尽收眼底。站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夜幕降临,公园内的灯光逐渐亮起。中山塔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照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脉动和活力,也感受到了人们对国父的崇敬之情。
在中山公园的漫步中,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感受到了阳春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热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故事,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告别了中山公园,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慨,返回了住处。躺在床上,我闭上
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阳春市碧海蓝天、中山公园璀璨夺目的景象,仿佛还置身其中。
从罗定来到阳春春湾,听说有一个很漂亮的中山公园,果然不同凡响。这次的旅程,让我领略到了阳春的风采和魅力,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山公园的美丽和文化内涵。我相信,这段美好的经历将会在我的记忆中久久留存,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珍贵的回忆。
春州潮涌,万物复苏。走马阳春市各地,工地机器轰鸣、企业开足马力,澎湃着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情,跃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在春湾、凌霄等主要旅游景区,春节客流量“井喷式”增长,“岭南生态康养胜地”“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金字招牌聚引八方来客。
在春湾、凌霄等主要旅游景区,春节客流量“井喷式”增长。植兰裕 摄
1月28日,兔年新春开工之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奋勇争先的号角。
阳春如何贯彻落实大会精神,锚定奋进目标,释放只争朝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要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化’驱动和‘三大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阳春高质量发展。”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阳春市委书记李宗瑞字字掷地有声,为阳春擘画出发展蓝图。
生态,是阳春发展的鲜明底色;而改革,则是阳春在大湾区发展浪潮中“弯道超车”的法宝。阳春市坚持向“实”而强,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抢跑”,以奋起直追、竞标争先之姿,奋力在新征程上谱写阳春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阳春风光秀丽。植兰裕 摄
过去一年,阳春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双重考验”,以实干担当创造新业绩、交出新答卷,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62亿元;农业总产值118.36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110.68亿元,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4亿元,增长3.1%。
“要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打好稳增长主动仗、开局战,咬定目标、突出重点,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阳春上下正满怀豪情憧憬、步伐稳健有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阔步前行。
“抢跑”之姿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大年初二夜,阳春市区漠阳江畔人声鼎沸。20分钟内,烟花晚会8万余发绚丽焰火持续点亮夜空,吸引超100万人次在现场或网上观看,展现出全市上下踔厉奋发的新面貌、新气势、新作为。如同烟火般璀璨,只争朝夕、“抢跑”发力,是阳春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结束当天,阳春市就迅速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迅速回归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部署新一年重点工作,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在阳春高新区内,广东杰西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喜获开年“大单”,100多名员工加紧生产,年初八到岗率100%;阳春市晟泽机械金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五轴加工设备及高精度磨床设备日夜运转,先进数控机床产品畅销国内外,2022年产值达2.8亿元;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球团项目和高炉提高富氧工艺工程建设28000Nm³/h空分项目、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30万吨技术改造项目、铁骑精密机械项目等正抢抓工期、如火如荼……
开年之际,阳春市引领全市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强研发、拓市场、赶订单,以“抢跑”之姿,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广东新兴铸管公司铸管生产车间。谢建桦 摄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阳春市清楚地认识到,目前,阳春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大,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而认清自我、“抢跑”开局,是为了扛起使命担当,进而奋起直追。
如何“破题”?阳春市以分秒必争的姿态实干开局,坚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全力打好“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平台、抓实大项目、培育大企业、营造大环境”五大组合拳,推动春州大地处处生机勃发。
实干为先
项目领跑阳春“智”造
实干为先,落地为要。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阳春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大战略、大规划,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去年11月,阳春市集中签约、动工、竣工的项目76个,总投资376.9亿元,涉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越来越厚实的项目储备,进一步夯实了阳春高质量发展基础,是阳春向“实”而强、把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定力和底气所在。
阳春市产业转移工业园金宏达粮油有限公司现代生产线。植兰裕 摄
2022年以来,阳春市抓项目、扩投资硕果颇丰。制定实施2022—2026年“两重”任务清单,接续开展重点项目夏秋、冬季攻坚大行动,举办阳江市重点项目现场会分会场活动;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25.89亿元;全年签约项目33个,投资总额162.3亿元;推动66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85.97亿元,列入省、阳江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阳春新钢铁余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成投产、阳春新钢铁年产120万吨球团生产线项目动工建设、利工数控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晟泽机械等4家企业增资扩产、韵图五金电器等5个智能家电项目动工建设、星宝坚果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省数控机床特色园和中医药产业园加速打造……过去一年,阳春市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捷报频传。
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制造业当家,还需在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
去年6月,阳春新钢铁公司15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每年发电量可达1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万吨,实现了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双赢”——这是阳春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之一。
阳春风光秀丽。植兰裕 摄
推动阳春制造逐步转向阳春“智”造,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结构从“边缘”到“前沿”蝶变,是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的必由之路。
数据显示,2022年,阳春有22家企业纳入2022年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获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众创空间1家,均实现零的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阳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推动2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目前,阳春市共拥有25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5家阳江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
筑巢引凤
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改革发展,交通先行。2022年,阳春市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强力攻坚13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49.5亿元,6个项目建成通车,广湛高铁、阳信高速阳春段等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基建持续发力,《阳春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19—2035年)》加快实施,《阳春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编制,阳春深度“融湾”,积极对接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等重大战略的路径更加畅通。
在交通优势日益凸显下,阳春的营商环境迸发出惊人活力,优质企业、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在这片沃土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去年11月3日,阳春市举行全市产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动工”现场并联审批发证仪式,多家企业现场取得“三证一书”——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良滔金属、黑玛数控、铁骑精密机械3个项目就开始动工建设,创造了推动项目落地见效的“阳春速度”。
出台《阳春市产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动工”改革试点方案》,推动项目快马加鞭落地见效;推动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施工许可承诺办结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减到5个工作日;重点民生类支出63亿元,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教育、医疗短板进一步补齐,社会大局更加稳定……阳春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从不“躺平”,一系列重磅举措接连落地,给企业投资吃下了一颗颗“定心丸”。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既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也塑造了产业竞争新优势。数据显示,2022年阳春市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4.72亿元,市场主体活力足信心强,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838家,增长3.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限上商贸企业17家。阳春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
锚定目标
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启航新征程,奋楫正当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下,阳春正摩拳擦掌全力“拼经济”。阳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阳春定下了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的新目标,足以看出阳春奋力迎头赶上的决心、敢闯敢干的信心,令人充满期待。
发展目标已经锚定,前进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阳春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落实好“拿地即动工”改革,提供更优更精的审批、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以“保姆式”服务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总投资421.5亿元的64个重点项目建设。
——以“双化”驱动为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制造业当家,以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充分发挥交通、区域、资源等优势,主动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大力推动5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省数控机床特色园,推动阳春高新区扩容增效;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引进来,打好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情招商等组合拳,招引一批产业契合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成功创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契机,认真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村“三大片区”建设,推动圩镇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蝶变,用心用情用力实施就业、教育、医疗“民生十大工程”,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
——以“三大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为支撑,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推进春砂仁、夏威夷果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蚕桑、鳜鱼种苗、丝苗米三个阳江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春砂仁、阳春坚果、鳜鱼种苗等八大精新特优产业,打好水利项目大会战,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着力建设广东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成功建设“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启动凌霄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加快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着力打造全域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加快发展生态康养业,以成功建设“岭南生态康养胜地”为契机,新建一批主题型精品旅游酒店和特色民宿,着力打造人文生态康养胜地。全面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绿美阳春生态建设。
国家4A级景区阳春春湾龙宫岩。植兰裕 摄
——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力量。推动观念大更新、作风大提升、工作大落实,从急难险重岗位锻造高质量发展先锋队伍,大力推动“一线工作法”,以“比武打擂”赛出“比学赶超”精气神。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全市上下掀起齐心协力抓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千帆竞发,正是乘势而上时。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阳春正以奋进之姿“弯道超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上演着竞标争先、时不我待的精彩好戏。
【统筹】杨世华
【记者】罗天
【通讯员】黄智
【作者】 罗天;杨世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