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阿拉尔旅游景点大全介绍,以及阿拉尔旅游景区有哪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阿克苏河与和田河、叶尔羌河三河交汇之处的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经过多年努力,有了今日的阿拉尔。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依靠科技进步,使阿拉尔市成为全国重要的细绒棉和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以及新疆特色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的示范基地,阿拉尔市的香梨、灰枣等优质果品曾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阿拉尔著名景点有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古墓葬群等。
十一团
阿拉尔市十一团,位于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宜居、宜游、宜商的重镇。在该团十三连一片被农田包围的荒漠里坐落着昆岗古墓群,当地人称此地为“巨人村”、“羌人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人在此地打柴发现了古墓群,方圆数里。古墓多数在沙丘顶部或者半坡上,有的被风吹得露出了一组甚至几组棺木。棺木由四块直径20~30厘米一劈为二的胡杨原木拼成。出土的所有棺木皆无底座;尸骸头发全为金黄,颧骨高耸、脸庞狭长,腿骨粗壮、身形高大,整体呈现欧罗巴人种特征。男女双人葬多为上下合葬;屈肢葬成为主要类型。
睡胡杨
睡胡杨谷景区勘界面积超过6.8万亩,是塔里木河流域目前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形态最奇特的原始胡杨林。
睡胡杨,顾名思义寓意沉睡的胡杨。“傲立戈壁战风沙,枯而不倒殊刚强。”景区内,一棵棵死去的“睡胡杨”千姿百态悲壮地傲然挺立。它们虽然因为河水的改道遵循着自然法则失去了生命,但仍然顽强的挺立着,让自己的残枝保持着努力向上姿势。
沧海桑田,岁月把它们定格成永久的悲壮与沉默。“睡胡杨”孤寂而神秘,它以一种绝美的姿态,在沙漠里挺立成一道绝世的风景。不倒的胡杨透露出坚韧和刚毅,让人崇敬和仰望,仰望死去的“睡胡杨”,就如同瞻仰一座座英雄的丰碑,它让人热血沸腾,心灵颤动。
祥龙湖
祥龙湖景区地处塔里木盆地,位于阿克苏河中下游,,依托兵团第一闸——塔里木拦河闸和国内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修建而成,景区内有城堡、五亭桥、钓鱼岛、九龙池、休憩园、彩虹桥和水上乐园等主要景点。景区内一边是气势壮阔、一泻千里的塔里木河,一边是胡杨环抱的江南园林建筑。景区内最为注目的是五亭桥,周围亭台楼阁、曲水环绕、轩榭廊桥、绿草如茵、啾啾鸟鸣、生机盎然。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景区,将亭台楼阁组成的建筑群落与人文自然景观相融合。
多浪河
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大石碑,周围鲜花簇拥,绿树葱葱,湖泊清澈,这种公园的小气候环境让前来游玩的人们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
公园以湖泊湿地为主,俯瞰整个公园像一幅动人的水墨画,湖面上有飞翔的水鸟,随意在各个湖泊里穿梭。成片的野花在夕阳的照耀下,成了游客拍照最好的背景。园内,水月观景台作为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观景地,也成为游客流连忘返之地。
“宿驿处,浊酒落,戈壁大漠生活。东西方,架桥梁,天路连城隍”。这两句诗词说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南京的距离。南北宽约400公里,跟北京到济南的距离差不多,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有33万平方公里,比三个江苏省面积还大一些。
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么大的沙漠,如果有足够的水源就可以变成绿洲,可是这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是非常干旱的地区。沙漠里沙丘绵延,还经常刮风,一刮大风沙丘就经常移动,变幻莫测,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进去出不来的地方。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拉尔市
尽管如此,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很有吸引力,很多人向往着来这里看一看,夏天是沙漠旅游旺季,白天的时候烈日炎炎,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度,蒸发量很大,造成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游客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挺神奇的。
塔里木河大桥
其实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也有不少河流,有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车尔臣河等,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四周都是高大的山脉,冰雪融化形成的水流都聚集在盆地之中,汇聚成我国第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就像“无缰之马”一样肆意流淌在大漠边缘。
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地图
塔里木河发源于天山及喀喇昆仑山,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自西向东流淌,塔里木河曾经是注入罗布泊的,后来由于水量减少、河道经常改道,再加上河道治理,目前塔里木河的终点是台特马湖,新修建的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就经过台特马湖。
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区
塔里木河,这条全长2179千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是南疆地区的母亲河,天山以南的绿洲基本都是靠塔里木河水灌溉。一师阿拉尔市就在塔里木河畔,217国道与314国道经过阿拉尔市,从阿拉尔市到阿克苏市约123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1000多公里。
阿拉尔市位置图
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的阿拉尔市,刚好是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交汇处,面积6256平方公里,阿拉尔市有40万人,在新疆县级市当中属于人口比较多的地方。
阿拉尔市区
在新疆大大小小的众多城市当中,只有阿拉尔市位于塔里木河干流边上,虽然这座城市南部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但因为有塔里木河,阿拉尔市建设成一座美丽富饶的滨河城市。
阿拉尔市
天南海北的人们来到新疆阿拉尔市,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建设阿拉尔。位于阿拉尔市区的三五九旅屯垦文化纪念馆,向人们展示了三五九旅传奇的创业史、奋斗史,介绍了屯垦人托起大厦、繁衍文明的过程,是几代屯垦人用血汗铸就的丰碑,是有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但凡来到阿拉尔的游客,一定要来这里参观,了解这座城的荣耀。
阿拉尔市就在塔里木河畔
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南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有40万人,阿拉尔这片土地既产棉花、红枣这些新疆特产,还产稻米、螃蟹、莲藕这些江南农产品,著名的塔里木大学也在阿拉尔市,40万阿拉尔人民欢迎八方来客,来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情。
塔里木大学
本文由今日头条原创,感谢大家阅读,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编者按:为助力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工作,央广网青海频道联合青海省摄影家协会、青海省文化旅游摄影协会、西宁市摄影家协会等多个专业摄影机构联合推出《镜头里的青海》系列摄影策划专栏,用镜头记录大美青海的自然生态、风土人情和时代印记,并通过央广网的媒体属性,进一步对外展示大美青海的文旅魅力。
央广网西宁4月29日消息(记者张海东)4月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刚刚从冬日里苏醒。不同于江南的烟雨蒙蒙、不同于中原的莺飞燕舞,这里以其独特的景观展现出它高原戈壁的魅力。
在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有一座著名的网红打卡景区被称为“大地之眼”“恶魔之眼”,它就是茫崖艾肯泉,4月的艾肯泉犹如苏醒的巨眼,周围旷野上的冰雪才逐渐消融,汩汩的泉水从“巨眼”一般的泉眼中翻涌而出,戈壁上春日的风从远处吹来,带着昆仑山的雪。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巍峨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在这里交汇,形成一个锐角型的独特地貌,嵌入了与之相邻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有千里戈壁、瀚海沙漠,也有草原炊烟、长河落日,更有冰山雪峰、雅丹奇观,在这里大自然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神奇与壮美,它有一个苍凉而博大的名字—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在青海省最西部的这片广阔而布满沟壑的额头上,历史镌刻着它深深的记忆。
艾肯泉被誉为“大地之眼”(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公元前126年,几个仓皇的身影翻过了高耸的嘎斯山口,进入嘎斯草原,沿昆仑山北麓的“羌中道”直奔长安,经历了13年的磨难之后,汉朝博望侯张骞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凿空”壮举,开辟了泽被后世的“丝绸之路”。而以茫崖为咽喉的这条古道,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丝绸辅道”,在此后两千余年的中西贸易史上,发挥着继往续绝的作用。
1884年,俄国十九世纪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茫崖尕斯地区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科学考察,并在考察笔记中准确地描述和记录了艾肯泉的存在,且注明11月4日正午,泉水温度为11.2摄氏度。他在《走向罗布泊》(柴达木南部及西部之行章节)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这以后我们沿着尕斯库勒湖的南岸向前走,在西南五公里外的艾肯泉边宿营,艾肯这个泉名是可怕的意思据向导说,连野兽也害怕这个泉,是绝不喝泉里水的但也说不清为什么这么可怕”巧合的是。
131年后(2015年)也是11月,茫崖市自然观察爱好者王小炯在《走向罗布泊》一书中查阅尕斯地区动植物历史资料时,看到了这段关于艾肯泉的描述,惊呼“这不正是藏在阿拉尔湿地深处的‘热水泉’(本地蒙古族称呼)吗?”于是,艾肯泉被宣传和旅游部门关注,继王小炯发现尕斯盐泉(翡翠镯子)之后,成为茫崖建市后最热门的网红打卡点。
昆仑山下、阿拉尔草原深处,艾肯泉冬季不结冰、带红色的泉水流径形成了“龙眼凤羽”的形象,被称为“天使之眼”或“恶魔之眼”,她以仙魔的形象出现在广大游客心间。“艾肯”蒙语译为“源头”,“哈龙乌苏”在蒙语里是热水泉的意思。泉水看似清澈,经化验其中矿物质含量高,不能饮用。关于此泉的成因,地质人员分析,地下可能有一条低温暗河,遇到地层断面导致河水旋转而出,形成频率不规则的突涌奇观。在泉周边几十米,还有两个蓝色小泉,其中出名的为“小苹果泉”,如龙冠上的玉珠。艾肯泉久流之处寸草难生,蚊虫绝少,成为家牛羊和野生动物消毒避暑胜地。溪流蜿蜒穿过阿拉尔草原,最终注入天边的尕斯库勒湖。如果把尕斯比作美丽的姑娘,那么艾肯泉水是她的防晒霜。含硫多的溪水流出一层硬壳蟹黄,水中有管状体、甲壳虫等生物,形成了生物链。游客们称这为“茫崖的小黄龙”,加之周边众多的尕斯盐泉,以艾肯泉为中心,为申报“中国的黄石公园”有丰富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如果昆仑山脉的祁曼塔格山是牛郎,爱护着富饶的尕斯陶海,尕斯湖是织女,织着宝蓝的云天,这对痴情男女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天动地,那么艾肯泉,是他们涌出的相思泪水吧!谁也不知道,这一眼神奇的泉水在“万山之祖,巍巍昆仑”脚下汩汩喷涌了多少年,周武王西巡,汉使张骞、取经的法显,出塞的诗人和守关的古代将士……也许从泉边走过,她炯炯有神、明眸善睐,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沧桑,如今目睹“一带一路”的繁荣昌盛。一时说不清,大地之眼什么是红色的?涌泉忽大忽小,与你的心跳灵犀脉动,她是掌握神秘的昆仑山的一把密钥……关于这个泉,有太多太多未解的谜团,也许,答案就在尕斯戈壁烈烈的风中。
航拍艾肯泉及其周边地貌(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来源:央广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