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自驾到新疆咋走(洛阳到新疆自驾游得花多钱)

2023-10-28 06:11:58
旅游景点网 > 旅游景点攻略 > 从洛阳自驾到新疆咋走(洛阳到新疆自驾游得花多钱)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从洛阳自驾到新疆咋走,以及洛阳到新疆自驾游得花多钱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推荐郑州到乌鲁木齐的最佳路线,并测试新瑞虎八

5.26号提的新车。

其实我2019年刚买了一辆瑞虎八,只不过那个车春节前和别人追尾,虽然只是换了部分前中网,但老觉得心里不舒服。干脆直接卖了买新车,再加上7.6万的价位也符合心理预期,另外还可以多拿一万块钱的置换补贴,于是卖了那个,又买了一模一样的这个。

办完牌照所有手续,28号下午从开封出发去郑州陇海路住了一晚,主要是和朋友谈一些业务。因为第二天早上就要走,所以不敢喝太多酒,早早的休息,以免早上还有酒味,别到时候再让朋友去拘留所送饭,可就不好玩了。

29号早上七点吃了早餐,七点半沿陇海高架上西四环,由洛阳到西安。

说实话,只要是进新疆的路,可以说没有我没走过的。

原来没有选择的时候,只能由连霍老老实实的走。但是宝鸡到兰州段的隧道限速特别多,能把人折磨晕。所以前几年我都选择北线,也就是说有几个组合路线可以选择。一个是由郑州向西北走焦作济源进入山西的垣曲侯马,经壶口到延安靖边到中卫。另一个可以由焦作去晋城走长治再到中卫。这两条路也是限速稍微多点,但还算比较好走,特别是垣曲这条路,车比较少。

还有从中卫可以去银川,然后走京新高速。我也曾经由京新高速到鄂尔多斯,再到太原。曾经有一次到呼和浩特,然后经过右玉左云那边再到太原,真是能折腾。之所以能记住这两个县,就因为一左一右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这次选择的路线是从西安绕城高速往平凉方向,经宁夏固原到中卫。只要到了中卫,就只有顺着定武高速上连霍到武威。如果从兰州经过,第一个是远,再就是限速也多。前年经兰州西宁走315国道到新疆的若羌走过一次,路况还不错。

由西安向北,应该算西北方向吧,一路上风景很美,满山翠绿绝对养眼。很多人以为宁夏到处戈壁沙滩,其实固原的塞上江南的名头可不是平白无故来的。

第一天的行程刚好十二个小时,郑州到中卫接近1100公里,中间加了两次油,一次在河南灵宝服务区245,还有一个快到中卫时候加了291元,过路费426.95元。这么有整有零的,肯定是95折优惠后的。如果是郑州牌照,也许还可以省下来十块八块的郑州绕城高速钱。

在中卫住宿,肯定找不到郭德纲嘴里说的那个保定驴火国际酒店。携程定了个,看直线距离四五公里,定完后导航显示三十多公里,吓得我赶紧取消订单,因为往返七十公里,可以赶到下一站了。继续定酒店,还是推荐这个,又试了下,发现确实只有几公里,看来是这会儿高德不是缺了德就是发神经啊。

酒店往西二百米,有个夜市挺火的,看了菜单,在开封十块八块就能搞定的花生毛豆,这里竟然25一份,实在有点太黑了。干脆花毛一体也不吃了,来一份耳丝一个米饭,弄两杯酒为引,徐徐服下撂倒睡觉。

5.30号,依然七点开饭,七点半出发。不过现在的定武高速不像前几年那么好走,有一段大车还是挺多的。

张掖段修路,以为不让走,就下了高速,过路费好像是二百多点。下来后看人家还是呼啸而过,再拐回去还不如往前走几公里上去,顺带也看看张掖的二环路。

山丹的长城口路边,原来可以停车吃饭,记得那个小鸡炖蘑菇挺好,是他们本地产的蘑菇。三四个人还行,我自己吃一大盆显然浪费了。

再向西的一个服务区记不清名字了,要了份拌面,实在难吃的不行,只能好歹扒拉几口。

其实西部的很多服务区都有自助餐,菜品不少,价格也不贵,想想还是自助餐划算。

下午到了酒泉附近,狂风肆虐,黄沙满天,车都被吹的摇摇晃晃。用常倒霉的话说,就是晕晕乎乎似驾舟,自然不能也不敢跑快了。不过从这到哈密,都是顶头风,对油耗肯定有影响啊。

玻璃该搽了,只是走的比较匆忙,毛巾都没有,只能凑合了。

越向西,天黑的越晚。柳园的检查站倒没停,但是星星峡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检查的非常细致,排队通过大约半个多小时。到哈密是晚上九点多点,太阳也刚落山,还没完全黑下来。下高速进市区,又等了半个小时才通过住进宾馆。

这一路加两次油,一次张掖和武威中间,还有一次快出甘肃界的时候,一个285,一次270元。

从中卫到哈密,大约一千三百公里左右,跑了十四个小时。

甘肃的这段路,旁边的国道上车水马龙,几乎都是大车。而高速上路可罗雀,跑着可真舒服。说明大车司机挣个钱,还真不容易啊,不过过星星峡以后,路上车应该是汇在一处,速度也只能明显放缓了。

在哈密下高速,检查也是挺严的,这里要为新疆的同志们认真负责的实干精神点个大大的赞。并且在新疆做核酸检测都是免费的,确实给力。

宾馆距离下站口大概不到十公里,好像叫什么怡莱,由于是电子发票,现在也没时间搞这些东西。

宾馆门口有家面馆,面吃着挺不错的,看见烤肉就想来几串,再整个夺命大乌苏,又可以美美的睡一觉。只不过这家烤肉要多不好吃就有多不好吃,记住,下次再吃那个烤肉了。

早上九点多吃完早餐出发,剩下600公里,可以悠哉悠哉。

综合起来,这次经历了三天两夜,行程3100公里。

路上一共加了五次油,费用1400元多一点。

一共住了两个晚上宾馆,分别在中卫和哈密,开支将近280,吃了六顿饭,大约是三百块钱。不过话说回来,就是在家不出门,饭还是要吃的,这个钱按道理说不能算费用。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油耗到底是多少呢?

看到了吧,综合油耗6.5升!总里程3200多公里。除去刚提车时候市内跑的一百多点,从开封到乌鲁木齐的里程就是将近3100公里用时包括加油、吃饭、临时休息外加放水等,共33个小时。

不过油耗方面还是和驾驶习惯息息相关的,我的经验是上坡减点速度,下坡可以开一百二三,这样既不会超速,又能省油。

但是这一路区间限速地方还是挺多的,所以如果驾驶证没有1200分,建议还是老老实实按规定开。

再就是路上一个人容易犯困,我就是想着那些喜欢的歌或者戏,然后仔细听人家歌手怎么换气,如何呼吸。不过我天生五音不全,当不了歌星了,但是您各位说不定由此走上星光大道也不好说啊。

最后来句玩笑话:路漫漫其修远兮,愿都能一路走好!

连续8年奔赴新疆,天天与棉花为伴……洛阳这位党员让人感动

从洛阳到新疆,近3000公里路程;从出发到回程,坚守120天;从入库到出库,全天候在空旷露天仓库顶着风雪工作;抽取样品,需要从重达227公斤的压缩包里“薅”棉花……2014年至今,洛阳市纤维检验所党支部书记、所长,42岁的李冬带领他的团队,已经8次赴新疆执行监管棉公证检验任务,累计完成棉花公检80余万吨。

5日上午,洛报融媒记者在洛阳市纤维检验所见到李冬时,他刚刚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束隔离,返回工作岗位。“今年,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我们执行任务的时间缩短到91天,往年一般会临近春节才回来。”李冬笑着说。

众所周知,新疆是我国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可是大家对于“棉花公检”工作却知之甚少。李冬说,棉花公证检验是关系国家棉花产业质量的“生命线”,和每一户棉农的利益息息相关。进行公证检验的每一包棉花,它的重量、含杂率、回潮率等多项质量记录都会上传到国家质量监管平台,成为市场交易、定价的依据;同时,公证检验也是政府发放棉花种植补贴、指导来年棉花种植的重要依据,容不得一丝马虎。

2021年,李冬等人工作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奎屯”,是蒙古语“寒冷”的译音,10月以后气温极低,常有风雪——这也是李冬等人直面的第一道困难。在寒风刺骨的开阔露天仓库,大家穿上最厚的防寒服作业,一待就是6个小时以上。“为了保障安全,我们需要穿上防护服,走在石子路上又硌又滑,一不留神就会摔倒,慢慢就习惯了。”李冬说,进入仓库后实行闭环管理,按照要求,棉花公检数据要在产品入库后24小时内上传,大家会尽量减少喝水的次数,抓紧时间完成任务。今年在新疆工作期间,单日检验棉花数量最高达1.3万包,等到当天工作结束时,公检人员的防寒服外面早已结下厚厚一层冰雪。

第二道困难是回潮率检验项目,需要将探针仪器插入棉包检测含水量,并记录下数据。这既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因为是经过压力打包机压实的压缩棉包,用力小了,探针检测不到数据,用力大了,探针会被折断,还有可能伤到人。等到每天1000余次的重复工作结束,大家的双臂、手肘早已酸痛。

徒手从压缩棉包里抓取一定重量的棉花块,这个程序称为抽取棉花样品,之后将送入实验室进行品质检验。在户外进行这项操作时,公检人员大多是不戴手套的,因为外包装袋的切样口大小有限,戴着手套操作不便。“时间长了,双手会冻伤、皲裂,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晚上涂点儿护手霜,第二天继续。”李冬感慨地说。

“爸爸,我都快记不清你长啥样子了!”一次完成赴新疆公检任务回家后,李冬的儿子这样说道。“感觉平时亏欠家人太多,特别感谢他们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李冬说,自己将继续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交付的监管棉公证检验任务,用责任和坚守诠释爱岗敬业的真谛。

记者感言:辽阔的疆域风光,李冬无暇欣赏;令人垂涎的西域美食,他也顾不上品尝。天刚亮就出发,深夜才回到住地,连续8年执行棉花公检任务,李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洛报融媒记者 李岚 文/图 通讯员 孙怀真 陈翔)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2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