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柴埠溪(五峰柴埠溪简介)

2023-10-25 19:27:01
旅游景点网 > 旅游景点攻略 > 五峰柴埠溪(五峰柴埠溪简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五峰柴埠溪,以及五峰柴埠溪简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1400公里“美丽宜道”飘逸山水间

旅游大巴在5.5米宽的沥青路上行驶,两边盛开红色月季花,万亩柑橘园硕果累累……美丽农村路的尽头是中国谜语村——刚刚晋升4A景区的宜都市青林谜镇。

青林谜镇环线,是宜昌创建美丽宜道的浓缩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宜昌市坚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启动“美丽宜道”建设,4年来结合公路沿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建成1400公里的美丽宜道。9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沿线踏访。

“微公园”装进大廊道

美丽宜道——当阳玉双路。通讯员张琬灵摄

宜昌市当阳玉双路,今年7月入选全国十大乡风文明路。这条美丽宜道上有啥风景?

从当阳城区驱车十几分钟就来到玉双路,一条双向4车道、印有“美丽宜道”字样的彩色路映入眼帘。道路因地势而建,蜿蜒曲折,沿线山青如洗、田畴似画。

宜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副主任宋春燕介绍,玉双路从玉泉村到双莲寺,全长18公里,2018年以前是一条狭窄的断头路,由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投资8300万元改扩建而来。2019年通车以来,沿线4个村庄在“一线串珠”中迎来发展机遇,成为宜昌乡村振兴示范路。

美丽玉双路,承载不少历史印记。从度门禅寺西行数百米,有“一口印”遗址。相传苏东坡参谒玉泉承皓禅师,一口印证二者禅境高下。这里白墙黛瓦,青石步道,小桥长廊中游客穿梭。

国道上的“宜道”也很美。

“这里好漂亮。”重庆游客徐先生拿出手机拍奇峰。蜿蜒曲折的351国道彩带般坠落在宜昌五峰群山间,游客纷纷停车观景。千丈岩因险得名,海拔1500米的国道旁,陡峭的岩石如刀削斧劈。观景平台上,矗立着“开天辟地”石雕塑,还可停车、餐饮、购物。

路不仅修得好,还配套修建了服务区、停车区,供游客休憩。一些地方还开通景区公交专线车,减少游客换乘,方便游客出行。

“湘鄂屋脊十八溪、武陵画廊三百里”。美丽公路沿线串联起五峰国际滑雪场、清凉湾潭、漫城五峰等休闲、特色景点,形成一路风景带,四季“绽放花开”。公路带动旅游,为柴埠溪、后河湿地生态公园一年吸引游客8万人次。

宜道借景不造景。废食槽变花盆、旧磨盘造步道、旧坛罐饰院墙……当阳村民们就地取材、自主设计施工,共同缔造出一个个“微公园”,分布在旅游大廊道上。在新店村,农房改造成党员驿站,村支书刘祖云笑呵呵地为歇脚的游客端茶,墙上一幅幅老照片镌刻着知青印记。五峰公路部门聘请专业机构绿化路侧,利用路边富余空闲用地、零星边角、弃土场等场所,合理设计、建设港湾式停车区、观景平台、路边小花园等,提高公路用地利用率,美化路域环境。

产业路修到家门口

美丽宜道——当阳玉双路。通讯员张琬灵摄

蓝白相间的厂房、巨大的鲟鱼标识……宜都高坝洲镇天平山村,一座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鲟鱼养殖工厂映入眼帘,一条美丽公路直通中国清江(宜都)鲟鱼谷,这里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鲟鱼养殖基地之一。

“世界鲟鱼看中国,中国鲟鱼看清江”。目前鲟鱼谷已建成总计6万平方米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走进养殖馆,约有20多个大水池,一条条鲟鱼在水里畅快游弋,最重的鲟鱼达500斤。鲟鱼谷接待员邹琳介绍,现有鲟鱼品种数十种,数量达100多万尾,主产业是将鲟鱼养至20年左右取鱼子酱,因为养殖成本高,每克鱼子酱售价达二三十元。

“宜道围着产业转。”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江雪峰介绍,为支持鲟鱼谷建设,以鲟鱼谷为中心,重新设计改造升级通达园区的道路,周边已完成52公里的道路提档升级。

美丽宜道,不仅是风景线,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记者看到,在当阳玉双路的路口标牌上还有二维码,路人扫一扫可知周边知名农产品售卖点,方便驴友们快速寻找当地美食。

静谧、美丽的生活,让村民曹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玉双路通车后,他在路边流转60亩地种植无花果、梨子等水果,起名玉双园,9月的中秋节每天采摘游客500多人。“无花果采摘25元一斤,无花果果干、果酒也卖得好,去年销售收入60多万元。”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原来景在深山无人知,现在日日迎客山门开。”在五峰,石桥沟村村民张家成“以租代养”千丈岩公路驿站已有5年,他见证了这个网红打卡地从冷清到兴旺。节假日一天客流量逾2000人,他负责驿站的保洁,同时售卖猕猴桃、土豆、包谷酒等特产,一年收入10多万元。

养护有了“尖板眼”

美丽宜道——当阳玉双路。通讯员张琬灵摄

路,三分建七分养。

把高速公路检测的设备——自动化多功能检测车,用在了农村公路上,这是记者在宜都的美丽宜道上看到的景象。

两侧摆放着黄色橘子造型的桔园路上。自动化多功能检测车正在作业。这是一辆特别改装的汽车,底盘和车内有数据采集装置,通过路面纹理测量、道路全景路况扫描、GPS全球定位等系统,能即时收集公路的路面平整度、纹理、路面车辙等数据并进行计算机分析处理。

百万元的设备用在农村公路上,是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宜都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主任张勇认为值。“农村公路脏乱差很普遍,也很难管。”他介绍,2020年9月,宜都市被纳入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有了先进的养护神器,能大幅提高工效,让“毛细血管”更畅通。

宜道养护还有看不见的“尖板眼”。宜都市全面推行“信息化”管养,投资14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管养运一体化平台,建立“路长制”数据管理中心,研发“巡检通”手机APP,推动养护管理科学化、智能化。在五峰县,一屏知路况、一网管全局,数字化的管养系统能随时“看”到养护员作业轨迹,自动识别路面病害等,养护流程“一网打尽”,快速处理路面病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石斌 丽芳 余威)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湖北五峰:以“水”兴业绘新景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天池河沿岸茶园。望鹏飞摄

天池河。望鹏飞摄

百溪河。郑家录摄

百溪河。伍琳摄

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山水竞秀、如诗如画,渔洋河、天池河等40多条河流涌动于崇山峻岭之间,河流总长565.29公里,85座水电站,13座中小型水库,213个小微水体,一片生机盎然,是土家山寨的绿色廊道。

近年来,五峰秉承“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水网,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思路,以流域为本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碧水长流、秀水长清。

水资源转化“如约而至”

通过“河长制”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以水致富、以水兴业。

激发绿色产业转化“新活力”。高标准建设流域沿线“林药蜂”示范基地,推动茶叶、中药材、中蜂产值分别突破9.85亿元、9亿元、1亿元,五峰天麻、采花毛尖、五峰蜂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天麻成功入选湖北省“十大楚药”。

激活绿色资源转化“新思路”。打响流域沿线“云上五峰·自在土家”旅游IP,2022年旅游综合收入34.2亿元、绿色水电年收益2亿元。百溪河摘得“国字号”金字招牌。傅家堰乡通过引导村集体发展垂钓产业,增放鱼苗20000尾,创收30000余元。

水文化强化“如常所愿”

着力挖掘河流文化内涵,将自然的湿地风光、质朴的田园风情、原生的农耕文明、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

深挖民风民俗。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聚焦避暑、康养、研学三大定位,围绕“土、凉、茶、氧、健、康”六大特色优势,与民俗、民风、民韵相融合,统筹做好水文化、水产业、水科技三篇文章。

深化水旅融合。重点推动渔洋河流域柴埠溪5A级景区创建、湾潭河流域湾潭康养小镇建设,加快推动独岭旅游度假区二期、日月仙缘(白岩圈)景区改造、容美半岛康养等旅游项目,加快渔洋河和湾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以龙头水域景区带动水旅融合破层出圈。

水环境美化“如鱼得水”

全领域认识水、亲近水、利用水、改造水、呵护水,放大“水”优势,缓解“水”困扰。

司法力量筑美生态水网。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监督职能,确立流域发展正面清单,加强对涉水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助推五峰河库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探索流域治理五峰模式,助力打造骨干生态廊道,创建靓丽峰“水”名片。

民生项目筑美生态廊道。投资1.35亿元实施渔洋河流域五峰河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长10.8公里。投资3.37亿元的关门岩水库,是五峰第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的中型水库,可保障五峰新县城1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工业发展用水以及下游两岸万亩农田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人畜生活饮水需求。投资2.3亿元实施湾潭河综合治理工程,精细打造9公里“清凉湾潭”滨河绿廊。(谢奇)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3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