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五一哈尔滨旅游攻略,以及五一去哈尔滨旅游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登山·走起
五一小长假
正是放下忙碌,悠闲出行的好时节
让我们一起
去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
投身大自然,与山野干杯
开启一场愉快的登山之旅吧!
五一小长假登山地推荐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平山旅游区、帽儿山风景区、松峰山旅游度假区
01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TRAVEL TIME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葫芦岛瀑布、巨树桥、黑龙桥等特色景观30多处,被誉为“龙江第一峰”。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凤凰山冬季雪期可达7个月,积雪平均2米多深。五一假期来凤凰山,能够体验到一日打卡四季的奇异景观。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也可以赏高山冰雪,观峡谷冰川。
游玩攻略
景区优惠政策
来源: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办公楼旁
开放时间:06:30—15:30
02
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
TRAVEL TIME
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张广才岭余脉,植物类型丰富,植被类型多样。虽然海拔仅有790米,但却藏着秀美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水。
在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望繁星烁烁,听鸟儿鸣唱,感受群山环绕身侧的氛围,令人十分轻松自在。
游玩攻略
游玩攻略
如果想体验精彩刺激的项目,可选择【卧佛顶线路】。
如果想与大自然相拥,享受“绿色慢生活”,可漫步【空中森林】,在百年古树下拍照打卡,记录最快乐的时光。
也可以尝试下轻奢生活,在帐篷中露营,赏月、望星、听蛙鸣... ...
5D玻璃彩虹桥作为香炉山的“悬空之境”,在离地88米的玻璃栈道上行走,仿佛在踏着空气前行。除了可以测试胆量,这里还是一个拍照“凹造型”的好地方~
//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哈尔滨市宾县平坊镇
开放时间:8:30—15:00
(14:00停止入场)
03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TRAVEL TIME
图源 |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宾西长寿山,距离哈尔滨市区约50公里。森林覆盖绿高达95%,有“天然氧吧”的称号。
伴着声声虫鸣,走进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涧溪水涓涓,树木环绕身侧,一切皆散发着诗意的芬芳。
图源|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游玩攻略
游玩攻略
【垂钓】
长寿湖为人工湖,内育鱼虾蚌珠,可在湖中泛舟游玩,也可在岸边悠闲垂钓。
【爬山】
擎天峰景区共有1740余米长的游览步道。暂别繁忙的都市生活,踏上林荫小路,呼吸着带有青草芬芳的空气,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露营】
丞相峰对面的露天浴场集凉亭、儿童乐园和沙滩娱乐场于一身,露营走起!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哈尔滨市宾县宾西经济开发区
开放时间:8:00—16:00
(15:50停止入场)
04
平山旅游区
TRAVEL TIME
森工平山旅游区坐落于哈尔滨市阿城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既有高低错落的幽静峡谷,又有悬崖断壁的岩间蹊径。
漫步于鹿苑森林中,与温顺乖巧小鹿近距离接触,你可以体验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也可以找到生活中久违的松弛感。(可以提前准备胡萝卜或者玉米粒喂小鹿哦~)
//平山旅游区//
地址:阿城区平山镇
开放时间:8:00—17:00
(16:30停止入场)
05
帽儿山风景区
TRAVEL TIME
帽儿山是哈尔滨周边最高峰,相传神仙的帽子掉落在此,因而得名“帽儿山”。帽儿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登山远眺,赏绿树浓荫,闻鸟语花香,秀美壮观的景色,令人心胸开阔。
游玩攻略
游玩攻略
【玻璃栈道】
栈道全长108米,有一个直径为6.9米的玻璃眺望台。在栈道上行走,脚下空中美景一览无余,可以感受到超强的视觉冲击。
【飞拉达崖壁攀岩】
飞拉达保留了野外攀岩的惊险刺激。系上安全绳,在教练的带领下驰骋悬崖,很是惊险刺激。
//帽儿山风景区//
地址:哈尔滨尚志市帽儿山镇
开放时间:7:00—17:00
(16:00停止入场)
06
松峰山旅游度假区
Harbin
松峰山自清代以来就被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奇观,以山峰险峻,怪石嶙峋,泉清水秀著称,是东北八大名山之一。有山泉、奇石、怪松等多种自然美景,曾是金代皇室避暑、狩猎的园林,有龙江第一秀的盛誉。
暮春时节的松峰山,林木苍翠,云雾缭绕。迎着清凉的山风,静听悦耳的鸟鸣声,和偶遇的小松鼠一起在树下乘凉,极致的浪漫都集中在了这隅神奇的地方。
//松峰山旅游度假区//
地址:阿城区松峰山镇
这几处山水秘境你爱了吗
好景不等人
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
登高望远,醉情山水
一起向快乐出发吧
温馨提示:
1.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根据个人年龄、健康等状况,在专业人员指导指引下,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2.加强出游期间个人防护,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来源:哈尔滨文旅局
央广网哈尔滨4月28日消息(记者 马俊玮)“五一”假期将至,黑龙江省酒店、景区门票等旅游产品订单量大幅上涨,黑龙江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为进一步促进全省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五一”假日期间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档升级,多维度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近日,黑龙江省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五一”假期“开心游龙江”十条措施》,确保广大游客在龙江“放心游”“舒心游”“开心游”。
《“五一”假期“开心游龙江”十条措施》新闻发布会(央广网发 石启立 摄)
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五一”期间,黑龙江省推出了哈尔滨“都市体验之旅”、齐齐哈尔“观鸟品鱼之旅”、牡丹江“踏青赏花之旅”、佳木斯“东极探秘之旅”、大庆“草原温泉之旅”、鸡西“时代印迹红色之旅”、双鸭山“春归大地赏花之旅”、伊春“知行合‘伊’,未泯童心研学之旅”、黑河“春光北国·花漾黑河之旅”、大兴安岭“畅游神州北极之旅”等十条省级精品线路。各市(地)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推出本地精品线路,进一步扩展红色游、生态游、民俗游、边境游、研学游、康养游、美食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全谱系”春季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组织举办黑龙江首届自驾登山节、2023哈尔滨国际风筝节、舌尖上的城市名片—“中国烧烤第一城”齐齐哈尔烤肉文化展、牡丹江达子香赏花节、“杏好·遇见你”佳木斯市第十三届三江杏花节、“铮铮铁人魂,代代永相传”——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一百周年主题书展、七台河乡村研游活动、“情系三峡·梦回界江”鹤岗市萝北县第十二届开江节、“春游乡野、清爽爱辉”2023五一黄金周乡村文化旅游节、绥化四季文旅——春服(福)节等百项文旅活动。各市(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大剧院、体育馆、音乐厅等载体,根据游客需求,配套举办各类展览展演、体育运动、音乐会等活动,促进文、旅、体、娱等产业融合发展。
举办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各市(地)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开展“美食嘉年华”“缤纷夜市”“赏花节”“开江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重点围绕“黑土优品”、龙江“老字号”、“名县优品”等特色产品拓展消费渠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消费热点。充分利用各地优势资源,创新特色消费场景,根据群众和游客需求创造新供给,精准设置不同场景下的活动,同时叠加消费券等惠民措施,打造游客市民皆可享的多元消费空间,激发“五一”假期消费活力。
升级完善景区景点设施设备。围绕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断完善景区出入口、停车场、导览标识系统、游步道、旅游厕所、休憩场所等配套设施,加快景区游览、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消费场所提档升级,增加个性化设备配备,提升便捷化和舒适度,让游客愿意增加停留时间,提高景区综合消费附加值。
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提升旅游景区、宾馆民宿、餐饮、交通、休闲娱乐等服务水平。加大对涉旅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服务。组织全省文旅志愿服务者,积极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让游客感受到龙江旅游的“温度”。
积极实施“交通护游”行动。各地在“两站一场”、热门景区景点等地投入足够的运能运力,增加旅游班车班次,加快推进汽车租赁行业发展,有效应对“五一”假期客流高峰,力争做到“车等人”。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营运及旅游包车、网约车、出租汽车违规运营行为,确保群众和游客出行方便、顺利。
从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巩固冬季旅游市场整治成效,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依法依规、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各类涉旅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旅游投诉举报渠道,提升12345举报热线效能,做到接诉即办、先行赔付,全力维护好游客的合法权益。
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安全管控,提前排查风险隐患,夯实各层级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做到“零风险”。全面踏查通往景区及沿线道路,加强交通安全设施检查,确保通行顺畅。
强化全方位宣传推介。强化政企联动、南北联动,立体化营销推介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产品,叫响“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整合宣传资源,借助对口合作、友好城市等平台,进行靶向营销和精准投放,力求效益最优化最大化。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展示本地旅游新玩法、新亮点。
健全督查问效机制。“五一”假期结束后,黑龙江省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织对各市地旅游工作进行专项评估,重点对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景区景点及酒店设施提升、举办文旅融合促消费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在全省予以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