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苏州旅游景点分布地图)

2023-10-24 03:50:13
旅游景点网 > 旅游景点推荐 > 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苏州旅游景点分布地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苏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以及苏州旅游景点分布地图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江苏苏州之旅,有车没车都必去的十大景点,才不留遗憾

从古到今,许多人向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 苏州水乡几乎成了江南水乡的代名词。 苏州就是江南水乡最美的地方,那的美景如烟如雾,如诗如画。有溢翠流全的田野,宁静安祥的水村,更有园林野台楼阁太湖之美景。

三千年苏州,是一部关于浪漫与优雅的史书,即便不是省会城市,苏州的光芒也从未被遮掩,这座城市的美浑然天成,连历史都对她厚爱。她有着天下最为精巧别致的的园林、最为细腻婉转的昆曲评弹和最为温柔甜蜜的吴侬软语……走入苏州,才真正走入梦中的江南 。

1: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被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色。

全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中部是主景区,为园之精华所在。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而要慢步细品。

各种古典的建筑掩映在参天的古树下,各种奇异的石头造型实在太美,还有好多亭子,走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想象着古人边欣赏美景边悠哉悠哉喝茶吟诗作赋的感觉,真的是太惬意。

整个园林像活的诗和画。用园林的形式表达的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的精神世界的想象。一步一景毫不夸张,而且几乎每个景都有巧妙的构思,几乎都能在古诗词中找到用典出处。

2:平江路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

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平江路分南北两段,南面街道毕竟宽敞,有很多旗袍店,扇子店,可以听评剧和昆曲的茶馆,更有纪念馆和 博物馆。北面则比较狭窄,多了很多小吃店和纪念品店。

这里是苏州最值得一游的地方,小桥流水 ,斑驳陆离的老房子。无时无刻都在诉说苏州的过往烟云。兴致勃勃的游客,在这里体验苏州生活的点点滴滴。

3:苏州博物馆

苏州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想要翻阅苏州的三千年,自然要去一趟苏州博物馆。湛蓝的天空映衬着博物馆雪白的墙壁,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和噪杂,去品尝一番悠长岁月的古色古香。

馆区以中央大厅为中心,中央大厅南侧为主入口、庭院及艺术品商店,中央大厅北侧为主庭院,分布有湖面凉亭和假山等园林景观。

中央大厅东侧由东廊连接为紫藤园和现代艺术厅及忠王府。中央大厅西侧由西廊连接为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四个常设展厅。

苏州博物馆这个富有传统苏州园林风格的建筑,高低错落,古典优雅,又不失现代建筑的简约时尚设计深得人心。

这是贝聿铭先生送给家乡的礼物,延续了苏州园林的特色,粉墙黛瓦透着一种素雅清淡的气质,再加上周边的绿植水景,展现出了一幅立体山水画。

4:周庄古镇

周庄被誉为天下第一水乡,比较狭窄的河道,典型江南风格白墙黑瓦,小巧的拱桥,整体如小巧精致的小家碧玉,很有东方威尼斯的感觉。

白天来时,看到水中倒影的楼阁,花草树木,听着摇船姐姐优美的歌声,真的是在享受周庄的美。

去沈厅,张厅,双桥等感受周庄的历史文明,小巷中的各种美食,特色感受周庄的生活气息。到了晚上,美丽的灯光,灯笼将小镇装扮的就像水墨画一样,淡雅,静谧,让人流连忘返。

江南的美,清新淡雅,美得像画中一般。余晖落日与晚风,坐上小船荡漾在周庄的小河上,周庄的美尽收眼底,好一个江南水乡。

5:七里山塘

山塘街为东南往西北走向,全长约七里,故有“七里山塘”之称。山塘街拥有千年历史,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主持修建的。

如今在街道南端能看到百姓为感念白居易所建的白公祠,街道与山塘河并行,一座座古桥横跨河面,石板街两侧是粉墙黛瓦的老房子和林立的店铺。

古街特有的石板路,狭小似小巷的街道,伫立在游人如织的街心石桥上,山塘河水还在脚下流淌着,眼前却不禁又一亮,对岸是另一番的景象,衔接了彼岸的霓彩梦幻胜境,身心先自掉进了这富贵温柔之乡。

在这里你能看到老山塘居民最原始的生活状态。老人坐在老式木制的椅子上看着最老式的电视,河边有洗衣服的,有刷纱窗的,有钓鱼的,房子外晒着衣服和被子。

6:虎丘山风景区

景区主要分为千山、千人石和山顶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很多值得观赏的风光、人文景点其中,千山部分有海涌桥、试剑石等景点。

千人石部分有千人石、剑池等景点;山顶部分有云岩寺塔等景点此外,虎丘还有着“吴中第一山”的美誉。

整个虎丘规模不小,而且大大小小的景点非常密集,几乎每走几步便有一处有来头、有历史典故的景观,姑且不论所谓的典故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后人穿凿附会,总之一路逛下来古迹不断,至少不会感到枯燥。

云岩寺塔,也称虎丘塔,塔高47.7米,塔身共七层八面,为仿楼阁式砖塔,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虎丘乃至苏州市无可争议的地标建筑。

7:狮子林

狮子林苏州四大园林之一,园内石峰多状似狮子,以湖山奇石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主要景点有燕誉堂、见山楼、听涛亭、立雪堂、卧云室等。

狮子林是乾隆最喜爱的苏州园林,最大的特色就是大片大片的假山。一般的苏州园林,选取少量假山点缀其中,狮子林则是以假山为重点,是一座假山园林。

狮子林中的假山如同一个迷宫,你从这个洞口进入,可以走出好几条不同的线路,每一条出口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如果原路返回,也不一定能找回刚刚的洞口,只能抱着走到哪算哪的心情继续探险。-

8: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姑苏区,虽然园门临街并不起眼,但内部却别有洞天。留园是苏州园林典型代表,继承了古典园林典雅毓秀的风格,园林里的石、山、水、廊台天然成趣,有“移步换景”之美誉,令人流连忘返。

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

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取胜,北部陈列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一派田园风光。西部颇有山林野趣。其间以曲廊相连。

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建筑空间对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9;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西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而闻名天下。

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主要建筑有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还有源自枫桥夜泊古诗而建的枫江楼和霜钟阁。寺内各个院落连接相通,比较特别的是,寒山寺布局紧凑的殿宇,并不是按照中轴线对称而建,这在传统古建筑中比较少见。

10:金鸡湖景区

鸡湖风景很漂亮,周边是苏州的CBD,古城区看不见的摩天大楼都集中在这里,有音乐喷泉、水上摩天轮、李公堤、桃花岛、金鸡湖大桥瀑布等景点。

苏州摩天轮高120米,是国内最大的水上摩天轮。李公堤是金鸡湖中的湖中长堤,全长1400米。

湖中还有许多石塔,也和西湖三潭映月如出一辙。湖的西岸是湖滨公园,这里沿岸都是亲水栈道,不得不说,金鸡湖的水质还是不错的。沿着湖边一直走,就能到达东方之门。

金鸡湖很大,如果步行游玩一圈,对体力是很大的考验,骑个单车是最好的方式了。傍晚的时候开始逛,慢慢的天黑了,正好欣赏美丽的灯光夜景,繁华不过金鸡湖。

走在金鸡湖畔,穿梭于热闹纷繁的苏州工业园区,体验着现代苏州的夜色生活,伴着耳畔悠扬的小提琴声,品一苏茶,只想叹一句,在苏州,愿为归人,不作过客。

江南访古|唐代苏州“网红景点”打卡地图(下篇)

原作者:张雨萌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果把唐人的诗文吟咏、流传与唱和,当作微博与朋友圈,那么唐代苏州的网红景点有哪些,时人又喜欢在哪里打卡呢?

在《唐代苏州的网红景点打卡地图(上篇)》中,我们回顾了唐代苏州景点网红程度排名前五的景点,我们将在本文继续探索唐代苏州的其他网红景点。

唐代姑苏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名次排在第六至十的景点,每一个景点在当时的知名度也颇高,并各有其特色,只是有的景点相较前几名,比较小众或是低调。

唐代苏州网红景点TOP6—10

唐代苏州网红景点Top6—10,以《平江图》为底本

No.6 辟疆园

景点性质:前代私家园林

网红指数:★★★★ 打卡指数:★★

(晋)王献之楷书《洛神赋十三行》玉版本刻石,首都博物馆藏

辟疆园,是东晋人顾辟疆所建的私家园林,唐时仍有保存,但今已不存。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即有王献之游辟疆园、并与园林主人闹不愉快的轶事记载:王献之经过吴郡的时候,听说了辟疆园的名号,便不打招呼地径直前来——这就算了,他还在院子里指指点点、表达好恶,惹得园主顾辟疆大怒,驱逐了王献之的仆人,还教训了一下王献之。这段轶事的主人公非常著名,亦导致此事流传甚广。

唐人追到此处打卡,一则是因为这个园子确实美貌尚存,二则是辟疆园和这个故事实在有名。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还有关于辟疆园和顾况的一段趣事:唐代大文士顾况曾借居此园,当时的吴郡郡守以为顾况是辟疆园顾氏园主的后人,还称“池塘复裔孙”,稍微惹出了一点笑话。

(宋)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图源来自网络

今人虽然无法看到园子的样貌,但在唐时,这个园子的知名度很高。不仅顾况曾借居辟疆园,李白、陆羽、皮日休、陆龟蒙等人也都盛赞此园。相关诗文将辟疆园描述得十分幽静,引人入胜。李白称“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留别龚处士》),暗示园中翠竹茂盛;陆羽的残句描述这个园子“辟疆旧林间,怪石纷相向”,可知园内有很多石头,兴许是太湖石;当顾况借住于此,郡守作诗相赠时,亦言园内多竹树。

不过,到晚唐皮陆之时,这个园子似乎有些破败了——“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还有一种说法是,此时的任晦园疑似为辟疆园原址(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范成大《吴郡志》),即辟疆园已经被改造。皮日休和陆龟蒙在对任晦园进行叹赏时,称可从任晦园看出辟疆园曾经的“清景”。皮日休还形容其中的景致是“入门约百步,古木声霎霎。广槛小山欹,斜廊怪石夹。”(《二游诗》)。如果任晦园确实是由辟疆园修葺而来,皮日休的形容或可体现原园的景致。

无论如何,唐前中期时所存的辟疆园风景犹存,足以让时人在其中流连,唐后期,此园或被修葺改造,或被荒废,但知名度不减,仍是名园的范本。

No.7 枫桥及寒山寺

景点性质:当代人文景点

网红指数:★★★ 打卡指数:★★

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是运河边一个繁华的贸易市镇,商人行人过往频繁。此处交通很是便利,打卡尤为方便,因此打卡指数较高。但枫桥与寒山寺是在张继的《枫桥夜泊》流传开之后,才流行起来的网红景点,所以唐中前期专门来此打卡的人不多。

苏州寒山寺的静谧风情,20世纪30年代

在张继这首诗上热搜之前,枫桥和寒山寺不温不火,称不上什么有名的景点。但是张继作出了那首惊天地的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平凡的景色,平凡的钟声,平凡的时刻,平凡的心情,但是连续起来,却成就了读来身临其境、读罢令人怅惘的特别。

枫桥,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正因为这首诗有着如此令人动容的特别力量,它被广为传诵,上了微博热搜,还被选入唐代高仲武所编《中兴间气集》,这个集子选录肃宗至德初(约756年)到代宗大历末(约779年)20多年间的26位诗人的诗,共百余首。可见张继及此作已经得到了时人的推崇。

张继作出那首《枫桥夜泊》之后,这片景物都渐渐有了热度。不过,张继的这首诗就像一杯醇香的茶,越品才越回味悠长。在唐时,枫桥和寒山寺的火热程度还不及后世。宋代开始,枫桥与寒山寺明显成了苏州名胜,成为了游访苏州必须打卡的网红景点。

No.8 月华楼、长洲苑、

天平山、各类古寺

网红指数:★★★ 打卡指数:★★

除了上述七个景点颇为著名、实际打卡也较为频繁,苏州还有数不胜数的其他大小景点,其中不乏名气较大的景点,比如月华楼、长洲苑、天平山(白云泉)及一些古寺庙。

月华楼,又名齐云楼,位在苏州子城,为唐代永隆年间苏州刺史曹恭王李明所建,白居易改称其为“齐云楼”,因此,这是当代人文景点。唐人也爱游赏此楼,或是来此借古讽今。李商隐的《陈后宫》即称:“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用当代的楼、过去的事,来喻现在(晚唐)的政治情势与氛围。对齐云楼最为热忱的,还是白居易,不过,白居易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毕竟这楼的名字是他改的。白居易在《吴中好风景》诗中称自己在苏州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月华楼改名为齐云楼、开辟了通往虎丘的河道堤路,不仅如此,他还带着柳公权一起登楼打卡、频频为齐云楼作诗,并在回到洛阳后时常怀念他曾登高的齐云楼: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忆旧游(寄刘苏州)》)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柳公权《玄秘塔碑》

长洲苑具体位置存疑,但应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可能靠近望亭。这里也是一处颇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在春秋时,长洲苑为吴王阖闾游猎之处。唐人也常称苏州为“长洲”,所以唐人记载中的“长洲”常常是说苏州,而非长洲苑,因此也易引起混淆。

唐人对长洲苑多有怀古诗文,但长洲苑在晋代时已毁,因此景点完整度欠佳,唐时的长洲苑剩下的是“绿柳万树”(白居易《忆旧游(寄刘苏州)》)、“草深那可访”(郎士元《赋得长洲苑送李惠》)。彼时长洲苑杂草丛生、宫苑荒芜,其可观赏度、可怀古程度不及虎丘等地。此外,长洲苑离城区颇远,除非送亲友离开或是去苏州时路过此地,不然专程前去耗时较久。因此,虽然长洲苑非常知名,唐人的打卡频率稍低。

天平山景色,图源:天平山官网

天平山是一处风光秀美的自然景点,在灵岩山附近,山上有白云泉。白居易还在山下修了天平寺,“因泉以兴寺”(《吴郡图经续记》)。白云泉有“吴中第一水”的称号。白居易《白云泉》一诗已成名作: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此诗还被选入课本。因白居易的名诗,此山此泉也如同上了热搜,更引得唐人络绎不绝地参观。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

唐时,苏州的很多寺院也有点名气。比如开元寺(原来称“通玄寺”,唐开元中更名为“开元寺”,五代时改名为“报恩寺”),此寺为三国时期孙权母吴夫人舍宅而建,唐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韦应物、薛能等人曾造访打卡,不过开元寺的位置在唐末五代时有变动;重玄寺(重元寺),始建于南朝梁,梁武帝赐名,白居易、韦应物皆有诗文;楞伽寺,在苏州近郊上方山,也引得白居易、许浑、张祜、陆龟蒙等人到此一游。

此外,常熟的破山寺(兴福寺)、昆山的慧聚寺等,都吸引着唐人前去,比如“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便是说兴福寺,孟郊、张祜在慧聚寺的题诗也引得宋代王安石继作。不过总体说来,这几处寺院在唐时的网红程度不及前述报恩寺、虎丘寺、灵岩寺。

楞伽塔,图源:苏州市植物园官微

No.9 望亭、盘门

网红指数:★★ 打卡指数:★★

排名第九的这些景点有点特别。唐代苏州有这么一些景点,带有一点景观作用,但它们多是作为交通枢纽或关卡而存在的,有点像前述阊门、枫桥,不过阊门、枫桥带有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或是当代人文积淀。排名第九的这些景点位于交通枢纽处,因此有名且易于打卡,误打误撞地跻身网红景点前十。类似的景点有白居易所修建的连接虎丘与阊门的山塘街、作为苏州驿站或关卡的望亭、盘门等。

盘门,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其中,望亭是一个特别的所在,也可作为这一类景点的典型。望亭在苏州城的西北,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望亭,在吴县西境。吴先主所立,谓之御亭”,因此它带有一点历史故事,与三国时期有点关联,如刘禹锡所称“怀人吴御亭”(《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不过,在唐代,望亭被打卡,更多是因为它是苏州的驿站,过了望亭就相当于出了苏州。

古时通讯与交通皆不发达,离别之后不知何时能重逢、亦不知是否会重逢。因此,唐人也颇为患得患失、又痛恨离别。痛恨离别的唐人对诸如望亭这类意象有复杂的感情。在望亭,唐人也留下了很多表达不舍的诗作,比如白居易这首《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

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

望亭景色,图源网络

望亭驿送别友人、惜别姑苏的相关诗作很多。望亭作为一处驿站、一处交通枢纽,闻见着过多唐人离别的场景、感受着过多离愁别绪,望亭也随即成为满载人文情怀的一处特殊的网红景点。

今望亭镇,唐代望亭驿站在今望亭范围内(采自中青在线网)

与望亭相似,城门以及其他驿站也因交通的便利而常常被打卡,但是像驿站这种称不上是什么景点的地方,唐人专程慕名而来打卡的倒是不多。

No.10 其他景点

网红指数:★ 打卡指数:★

此外,苏州还有林林总总的小众景点,有的需要唐人在朋友圈宣传过后,才会有人知晓并慕名而来。

这些景点大部分是小寺观、小园林,或许与前代历史有关,或许与某个先人有关,但并未上升到令人普遍对某一个朝代进行怀古的程度。春申君庙是其中一例:战国末年,春申君黄歇在此建都,唐人赵居贞于天宝年间任吴郡太守时新修春申君庙,并撰《新修春申君庙记》,修缮后的春申君庙随即吸引了一些人来参观。

此外,道家福地毛公坛、上真观、作为私家园林的褚家林亭、南园、戴顺宅、凌处士庄,也都算得上小有名气,不乏网红诗人前来打卡。

还有一处景点是自然景观,即鼋头山,这是太湖中的一座山,在洞庭湖东麓,景象也还算别致,“一山皆青石”(《吴郡志》)“直上洞庭连青天”(《鼋头山神女歌》),山中还有神女的传说。因其山上特别的石材、景色、传说,韦应物、皮日休等诗人都曾来此观赏。

鼋头渚,图源网络

以上小景点都曾吸引着著名文士打卡作诗,唐代大众也闻名而来,一窥究竟。

唐代苏州的网红景点分布示意图(以《平江图》为底本)

盘点唐代苏州的网红景点可知,当时最为流行的景点多在今苏州城的西侧,也在当时苏州城的西郊或是西侧。

关于这一点,拿现在的旅行社宣传和旅游线路来理解就容易很多。如今的旅游线路多有主题,比如西藏拉萨线路是朝圣之旅,内蒙古地区线路是草原风光。对于唐代的苏州来说,网红苏州城除了有小桥流水等美景、美食、美人,还有“吴国怀古”的旅游特色。当时苏州城的西郊、西侧曾是古吴国的范围,多吴人旧迹。因此,这些吴国景点具有了连锁效应,“吴国怀古”成为唐代苏州访游的特色。

唐人借吴国怀古的心情而来苏州,探访着与之关联的每个景点。同时,由《平江图》可知,这片区域多山多水,是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相结合的区域。因此,来此的文人可作出令人如临其境的美景描绘,又可将上下千年的历史思考置于美景之中。

(明)文征明《桃源问津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文徵明《金山志后序》称“世言山川灵境,必藉文章以传”“或又谓文章必得江山之助”,虽然他说的是镇江的金山,但这话用于形容苏州美景和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的关系也很合适。苏州的美景令人动心,也招来了包括大量文人骚客在内的游客;唐人们竞相发表、寄呈自己的作品,如同发微博与朋友圈,又使得更多的人慕名造访。虽然唐代苏州最热门的景点多与吴国怀古有关,但是因为唐人在“微博”、“朋友圈”的这类动作,又使更多景点产生,或是原来的景点性质得到改变。

到了唐代后期、宋代,苏州的热门景点从自然美景及吴国怀古景点,转变为唐代前人的遗址或踪迹——白居易所修山塘街、赐名的齐云楼,张继所吟的枫桥,乃至于各位文士不断赋予情感的望亭,都是这样的例子。苏州滚滚而生新的景致,其美景美名,也随诗文代代相传。

山塘街,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幸好,唐时的一些网红景点至今尚存,今人仍能踏寻古人足迹,寻访、打卡这些唐时便有的景致,跟随着唐人的诗文记载,感受唐人看到彼时景色的心境。


参考文献:

范培松《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梁近飞《唐代苏州郡守文学研究——以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为中心》,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彭定求编《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皮日休、陆龟蒙等《松陵集校注》,王锡九校注,中华书局,2018年

皮日休《皮子文薮》,萧涤非、郑庆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陆龟蒙《陆龟蒙全集校注》,何锡光校注,凤凰出版社,2015年。

白居易《白居易诗集校注》,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

杜甫《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

李白《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中华书局,2015年。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推荐 | 浏览:3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