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廷禧攻略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以及延禧攻略电视剧免费全集西瓜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你有没有听过兰因絮果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的郑国,该国君主文公,十分好色,他娶回了年轻貌美的陈夫人,宠幸有加,随后并诞下公子华,
可此去经年,韶华易逝,美人老去,“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一转头,文公马上娶回了其他女子,其中有一位来自燕国,名为姞。
历史中没有姞夫人的具体介绍,只知她曾经备受宠爱,随之生下公子兰,传说她梦到燕国始祖伯鯈(tiao),伯鯈说:“上天会赐你一个儿子”。
而兰花是燕国最美的花,给儿子取名如此,正能证明。
虽然托梦听上去挺假,但也从侧面反映公子兰确实为文公和姞夫人的爱情结晶。
但没过多久,姞夫人的命运和陈夫人差不多,她寂坐深宫,渐渐被遗忘,等闲变却故人心。
丈夫再迎新宠,连公子兰也因公子华谋反被赶出了都城(忌惮所有儿子),他流亡到晋国、几经磨难,才重返故国,被权臣拥护为王,史称郑穆公。
只是,姞夫人早已郁郁寡终,为纪念母亲,他在宫殿里种下数株兰花。
兰花芬芳,却也难逃凋零的结局,就在穆公去世前他下令砍掉所有花株,并感叹:“我因梦兰而生,如今我也要走了,兰花也会枯萎”。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称为“兰因絮果”,大家惋惜姞夫人的命运,叹息“美好得犹如兰花一般芬芳的姻缘,尽难逃飘散离落的结局”。
清朝时诗人张潮在《虞初新志:小青传》文中有云“兰因絮果,现业维深”,意思是开始美好的事物到最后离散的下场,不知道到底是谁的过错?说不清道不明。
而如今现在很多网友了解这个典故,更多因为宫斗剧——
《如懿传》
作为《甄嬛传》的姐妹篇,此剧从筹拍到开播,一直处于风头浪尖,主演之一的辛芷蕾表示“半个北京城有头有脸的演员都来试镜了”。
比如,朱一龙竞争过凌云彻。
连胡静都落选了。
这一次,汪俊接下宫斗接力棒,他担任总导演,并请来了影后周迅,剧集还没有拍摄结束,已经把版权卖给鹅厂和东方卫视、江苏卫视,超3亿的投资,共13亿的版权费,可谓是未播先火,早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两年后开播,起初《如懿传》的声势还不如于正制片的《延禧攻略》,周迅那“爬山皱纹的面容”已然演不出少年青樱的初心萌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8分的《延禧攻略》跌至“7分”,开播6分的《如懿传》慢慢涨到7.5。
汪俊也许想不到,曾经网友力捧“逆天改命”的宫斗套路,现在反而钟爱“兰因絮果”的婚恋围城,金星盛赞:看完流泪,久久不能平复。
现下,《如懿传》和《延禧攻略》或因“过度宣扬宫斗”而被下架3年之久,但宫斗仅仅是《如懿传》的外壳,它的内核绝不仅此。
据悉,《如懿传》拍摄了9个月,一共拍了130集,播出87集,也就是删掉了43集。
之前的电视剧高达百集的也有,《如懿传》不是例外,但此时正赶上限集令,剧方不得不删掉数集。
在剧集不连贯的情况下,这部剧上线之初被吐槽也情有可原,比如删掉的前朝戏,每一位妃子皆代表了一方势力,明争暗斗,暗流汹涌。
而其中最不该删减的便是——女主角如懿的狠辣,像是和魏嬿婉的最后对峙!
这也是如懿总被诟病的原因,“太过圣母,不顾队友”,殊不知她之个性,比甄嬛更善良,比姑母乌拉拉氏更决绝,她对朋友(渝妃)、对下人(容嬷嬷)一片真心,温柔宽和。
可一旦触碰她的底线,如懿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果断狠辣!
伏笔千里的“芦花局”被删减一干二净,实际上此主意乃如懿想出(原著),剧版进行了修改。
以致于后面的重大事件里如懿的表现也被一并删掉,像如懿下令把豫妃打入慎刑司,放言“非S不得出”,电视剧版莫名其妙把这段给删了。
可以说,要按原著以及未删减版看,如懿实为菩萨心肠、雷霆手段,强大如斯,唯一不如甄嬛对皇帝那么绝情。
作为一部宫斗剧,《如懿传》鄙弃爽剧风格,反将“悲凉”二字刻尽骨髓,“早误兰因,不结絮果”,从花开到花落,曾经种满花的“情感花圃”,如今一朵朵花已全部零落。
初时家世显赫的如懿,为爱情主动走进皇城,她被爱人偏爱,哪怕一朝(姑母被贬)跌落,也有那份喜欢用力的拉着她。
当少男少女已成帝后,就在一切归于圆满时,年少情深,也走到了相看两厌。
一句“清白两字,臣妾都说倦了”,周迅没有声嘶力竭,而是低而稳、快而冷的语调说出,委屈、无奈、愤恨、失望全在其中。
最后,当如懿坐在小院里平静得闭上双眼,她和乾隆此生的情缘已尽,无声无息离开,没有哭闹,没有眼泪,却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释怀。
忆往昔,昨日共剪西窗烛,
叹今日,静谧独坐物是人非,
片名“如懿”二字,暗含人人皆想事事如意、可现实真的能如意吗?花开花落自有时,细细想来,却觉得哀而不伤。
和《甄嬛传》比较,如懿更像皇权围城里觉醒的一代,她对整个皇宫里被压迫的人持有悲悯态度,剧版也是以她的视角来看每一个生命。
别人是“华妃”、“贵人”、“皇后”,她称呼每一位人物真实的姓名,如“香见、晞月、魏嬿婉、金玉妍、凌云彻、李玉……”
她一生不舍爱与自由,而当爱消逝时,如懿果断转身,宁愿离开,也不吃药,彻底解脱,晒着月亮喝着茶走了,真正走出了禁锢她内心的那个紫禁城。
其实,在短视频刷屏的年代,《如懿传》显得不合时宜,没有段子,没有爽感,但这个故事值得细品,兰因絮果,世间最惨的BE莫过于此了。
这么看,后来的宫斗剧要想超过,难难难!
前些年热播的宫斗剧《延禧攻略》备受观众好评,除了豪华的演员阵容之外,剧中的戏服也是一大亮点。不论是场景设计,还是造型设计,《延禧攻略》为了做到真实还原,都下足了功夫。
你知道《延禧攻略》里的戏服有多贵吗?最近经常看西瓜视频涨知识,其中西瓜视频创作人后宫冷婶儿为我们讲解了一些不知道的幕后知识,看完才知道,原来拍《延禧攻略》剧组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甚至一件戏服的价格就高达40多万。
一、昂贵的戏服《延禧攻略》把大量的制作费用在了服装和道具上,剧中每位演员的服装都是人工缝制,甚至找来了负责故宫文物修复的绣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拍宫斗剧的剧组都是租用服装,毕竟手工制作成本太高。
在剧中,皇帝身上穿的龙袍花费了八个工人八年的时间,而皇后的戏服则高达40多万,女演员秦岚知道后就被吓到了。
二、唇色《延禧攻略》中各位娘娘的唇色是有着精心区分的,富察皇后秦岚用的是雍容华贵的朱红色,充分展现了"白月光"娘娘的皇后气质。
娴妃佘诗曼用的是玫瑰金棕色,符合她内心腹黑外表善良的人设。
而魏璎珞用的唇色则是带点少女气息的樱花粉,毕竟魏璎珞要吸引剧中两位美男子,没有点少女气怎么能行呢?
三、耳洞剧中嫔妃们的耳洞完全还原了历史,都是一耳戴三钳子的真实还原。就拿女主角魏璎珞来举例,刚刚入宫时的魏璎珞就是小宫女一枚,只有一个耳洞。后来魏璎珞当上了绣娘,耳洞也跟着升级,改为了三个耳洞,可以很明显看到,另外两个耳洞带的是铜环。
等魏璎珞成为皇上的女人之后,耳洞挂满了整整齐齐的六颗珍珠,和历史上的形容一模一样。
四、画面色调《延禧攻略》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觉得剧中的画面色调高级,与此同时也把莫兰迪这个词带火了。
其实,《延禧攻略》的色调并不是莫兰迪风格,但是告别了于正高饱和度的风格。《延禧攻略》的配色以中彩度、低明度为主,画面看上去舒服不刺眼,在低饱和度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墨色,呈现出了非常高级的权贵感,是传统的中式绘画上常用的色调。
想了解更多宫廷剧的幕后故事,欢迎关注西瓜视频创作人。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从温柔善良,默默爱着皇上的娴妃,到步步为营,借刀杀人的皇贵妃,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清皇后。
辉发那拉淑慎再也不是额娘口中那懦弱无能的女儿了,可是她封后的风光,额娘却永远看不到了。
曾经的淑慎也曾娴静平和,满眼温柔,一心一意地爱着皇上,从不理会后宫的闲言碎语,也不想听额娘恨铁不成钢的埋怨,然而她一心想要的平静生活,终究是被人打破了。
亲弟死于牢狱,父亲遭到陷害,额娘自戕神武门,辉发那拉氏家破人亡,那一夜,淑慎坐在桌旁,想了整整一夜。
黎明到来,自新的一天开始,淑慎也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不争不抢的娴妃了。
她这一生,唯一的坚持和执念就是对皇上的爱,为了这份爱她隐忍安静,却换来了家族的惨祸。
她苦心经营,将所有明里、暗里害过她的人都踩在了脚下,陪在皇上的身边那么久,终于一步步走到了他的身旁,成为继后。
煎熬了一生,她怎能忍耐,自己爱慕了一辈子的男人,心中竟然没有自己的方寸之地。
最后,当一片真心被错付的时候,她才明白,自己最大的错,便是爱上了这个薄情的帝王,权势地位她都得到了,怎么还要执着于感情呢?
她挥刀割掉了自己的头发,满人女子断发,一为国丧,二为夫丧,可她只想割断自己这么多年,始终执着的,太过痴傻,讽刺的爱情。
在皇上仍是皇子,宝亲王的时候,辉发那拉淑慎便嫁入了潜邸,成为他的侧福晋,满军旗出身,为佐领那尔布之女,闺名淑慎,意为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也的确人如其名,温和贤惠,安静美好,她始终谨言慎行,生怕自己的行差踏错为家族带来麻烦,也不想因自己的行为惹得丈夫烦忧。
她的出身不如嫡福晋富察氏那样出身高贵,也不如另外一位侧福晋高氏,有一位极其受重用的父亲,后宅女子众多,她从来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个。
向来与世无争的她,就如一株独自绽放的兰花,带着淡淡的香气,遗世独立,也从不像其他女子那般,撒娇扮痴争夺丈夫的宠爱。
而她内心所有的爱意,都用于支撑着她,多年来,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耐心地等待着心爱的丈夫,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陪在他的身边,岁岁年年,长长久久。
后来宝亲王登基为帝,嫡福晋富察氏,被封为皇后,与淑慎同为侧福晋的高氏,被封为了贵妃,而淑慎入宫后,被封为娴妃。
淑慎也是极其聪慧的女子,一身才华,却始终甘于安静地守在自己的宫中,富察皇后宽容,高贵妃跋扈,纯妃颇有心计,但她却不依附于任何一方,进可能的远离后宫中,令人厌烦的尔虞我诈。
可身为后宫中的一员,且身居高位,如何能够避免人心争斗呢?
高贵妃因拉拢失败,便让母族出力,令淑慎的弟弟被下了大狱,母亲求淑慎向皇上求情,淑慎不想令皇上烦忧,便没有开口。
可她没有想到,因为她的沉默,令父亲受不了母亲的哀求,递上了银子为子求情,却遭到揭发,以贪污受贿的罪名关进了大牢。
淑慎求得皇上的恩典,去牢中看望父亲,得知真相,归来之时,在神武门与母亲见面,淑慎埋怨母亲害得父亲也进了牢中,此时,家丁来报,淑慎的弟弟已经在牢中病逝了。
而伤心欲绝的母亲,却将家族的大难全部归咎于淑慎,母亲哭诉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生了她,这个无能的女儿。
面对母亲无情的指责,淑慎心如刀绞,可此时,母亲却狠心地推开了淑慎,一头撞到了石柱之上,当场殒命。
淑慎甚至来不及拉住母亲,她反应过来的时候,母亲已经满头的鲜血,气息全无,药石无灵了。
她抱着母亲的尸身,痛哭不已,一天之内,弟弟和母亲接连去世,年迈的父亲又在牢中,不知能不能被赦免。
一连串的打击,令淑慎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她不知道自己多年来的隐忍,和不作为,是不是真的错了。
静坐一夜,淑慎才想明白,不争不斗只会任人宰割,不奋起反抗,又如何对得起被害死的亲人,于是她终于醒悟,开始了复仇之路。
她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一步步从自己的寝宫走到皇上的面前,经此种种,她终于明白,若要在宫中生存,若要保护自己和母族,便一定要得到皇上的宠爱,这份爱只有她一人默默付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在嘉嫔多次帮助高贵妃,陷害皇嗣,又对皇后不敬,损坏贡品,毁了皇后的宫宴之后,被降为贵人。
被降了位份还不安分的嘉贵人,终于触怒了皇上,不但被关入冷宫,还失去了皇子的抚养权。
淑慎奉旨养育嘉嫔的儿子,四阿哥永珹,高贵妃却指使下人对四阿哥下药,陷害淑慎虐待皇子。
而早已得知内情的她,借擅于药理的纯妃揭开此事,成功躲过了高贵妃的算计。
淑慎亲自去冷宫,从嘉贵人那得知了自己的父亲是被高贵妃一手陷害的,之后她以一条白绫勒死了嘉贵人,还将她伪装成自杀的模样。
之后,她更是要高贵妃,为对自己和家人所造成的伤害,付出应有的代价。
高贵妃向来不敬重皇后,皇后宽厚,但她身边的纯妃却从不坐以待毙,当初,纯妃也曾为皇后拉拢过自己,她们每一个人,都曾逼迫过淑慎。
所以淑慎用一排蜡烛,来代表所有她想要除掉的人,每次成功除掉一个,她都会亲自剪掉那枚蜡烛的灯芯。
富察皇后有孕,淑慎故意激起高贵妃的嫉妒之心,令高贵妃与皇后一派相互争斗,自己则坐收渔人之利。
重阳家宴,突然出现大量蝙蝠,高贵妃趁乱将皇后从台阶上推下,淑慎则以身为盾,护住太后,博得太后的好感。
太后寿宴前,高贵妃准备打铁花表演助兴,日日盯着下人排练,淑慎暗中派人在铁水中混入粪水。
在高贵妃,皇上和她一起观看排练之时,下人失误,将铁水泼向了他们,高贵妃背部被烧伤,淑慎为保护皇上,肩膀也被溅到了铁水。
最终高贵妃因背部感染,病入膏肓,淑慎亲自探望高贵妃,实则与她摊牌,将高贵妃气得病情加重,最终离世。
皇上见到淑慎为救自己不顾一切的模样,大为感动,终于对淑慎的痴情有所回应,晋封淑慎为娴贵妃。
淑慎洞悉了纯妃对皇后尽忠的原因,是因为她一直暗恋着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恒,淑慎挑拨皇后与纯妃之间的关系,令纯妃黑化,亲手杀死了皇后的七阿哥永琮。
接连失子的富察皇后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晚上,独自走上了城墙,一跃而下,舍弃了自己的性命。
皇后离世之后,淑慎再次得到晋封,成为了皇贵妃,设六宫事,大权在握。
因太后的肯定,在国丧三年,守孝期结束后,淑慎被封为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终于成为了皇上的妻子,排除万难,走到了与皇上并肩的位置,也再没有人可以逼迫她了。
但是,在她成为皇后的日子,她的额娘,却再也看不到了,她最终不再是曾经懦弱的淑慎,也不是额娘口中,那个不争气的女儿了。
后宫之中,除了淑慎之外,纯妃也颇有手腕和势力,此时,魏璎珞得知了皇后自杀的真相,为了保护明玉和为皇后报仇,她从皇陵回到了皇宫,成为了皇上的嫔妃,被封为贵人。
淑慎不想纯妃独大,便怂恿她与魏璎珞争斗,再次坐收渔人之利。
她真正聪慧和高明的地方在于,从决心复仇开始,后宫的争斗都由她主导,可自始至终,她完成了所有的计划,却还能令自己的双手,干干净净。
在心计方面,似乎只有魏璎珞是淑慎的对手,毕竟,当淑慎决定黑化的时候,只有魏璎珞看出了她的不同。
对于淑慎来说,魏璎珞是一个可敬的对手,却也是她感情上的死敌,她那么努力地走到皇上的身边,只为了皇上能够高看她一眼,心里有她,可魏璎珞永远满不在乎的模样,却紧紧的攥住了皇上的心。
所以,为了除掉魏璎珞,她间接令魏璎珞知道,除了纯妃之外,伤害皇后的,还有尔晴。
尔晴因不得傅恒喜爱,所以因爱生恨,报复偏爱魏璎珞的皇后,故意借皇上醉酒爬上了皇上的床,还将此事告诉了病重的皇后,直接导致了帝后离心,皇后绝望自杀。
魏璎珞明知这是淑慎所布下的死局,却还是不顾一切的走了进去,为了皇后,她亲手杀死了尔晴,皇上赶到之时却为时已晚。
皇上终于得知,魏璎珞回来,甚至成为嫔妃,不过是为了皇后报仇,而她一直在承宠后喝避免有孕的药,也令皇上觉得,魏璎珞并不爱他。
自此,魏璎珞失宠,淑慎借魏璎珞的手除掉了纯妃,也除掉了魏璎珞自己,一石二鸟,在后宫终于只手遮天,还终于有了和皇上的骨血。
然而,淑慎并没有得意多久,她低估了皇上对魏璎珞的爱,似乎魏璎珞想要重得恩宠,只需要向皇上招招手那样简单,便再次回到了皇上的身边。
这一次魏璎珞主动来找淑慎,她知道淑慎在意什么,想要什么,便向淑慎承诺,她不会谋求后位,安分守己的在后宫之中,但是淑慎不能谋害皇子,任何妃嫔的孩子,都不可以动。
她们击掌为盟,令后宫安静和平了整整十年,十年之后,魏璎珞纵然接连生子,却依旧年轻貌美,而淑慎却觉得自己已经年老色衰了。
淑慎不想失去与皇上的感情,她拼命地保养,想要留住青春和美貌,曾经那样聪慧冷静的女子,在患得患失的感情之中,彻底迷失了自己。
真正的爱情,哪里会在意容貌的自然变化呢,就如和亲王弘昼爱慕淑慎多年,对她的爱,从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或是淑慎的衰老而减少。
后来,皇上有意册封魏璎珞为皇贵妃,皇后仍在,却要立皇贵妃,淑慎从未有过这样的危机感,太监袁春望对和亲王弘昼与皇后两头挑拨,令弘昼心生造反之意,皇后生出除掉魏璎珞之心。
南巡即将开始,弘昼计划在南巡的船上动手谋反,而淑慎表面上答应弘昼,实则留有后手,想要借此机会除掉魏璎珞,再揭发弘昼的阴谋。
然而她并不知道,皇上早已洞悉阴谋,在大火燃起之际,提前将太后与魏璎珞保护了起来,淑慎担心皇上的安危,并没有按计划坐船离开。
淑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向皇上证明,她比任何人都要爱他,可是她满心的爱意,在看到皇上明知危险,却还是将所有的侍卫调在魏璎珞的身边,皇上拼命保护着魏璎珞的样子,生生的浇灭了淑慎心中的爱情。
她疯了一般地辱骂皇上,不但直呼他的名讳,还骂他是个傻子,真正爱他的人,他不珍惜,不爱他的人,他却视若珍宝。
淑慎身为中宫皇后,身边有嫡亲的皇子,她早已笼络了朝中的大臣,若此次造反成功,只要皇上一死,她就可以成为摄政皇太后,她的儿子就是第二个皇上,可是她都放弃了,就是因为她爱他。
她做了这么多,就是要向他证明,就算天下人都背叛他了,她也不会背叛他。
可是她那么深爱着的皇上,都做了什么,他保护着魏璎珞,他的心一点都没有放在她的身上,令她为他所做的一切,都那么荒唐可笑。
最终,失望至极的淑慎,拿出匕首,割断了自己的头发,就如同她那份错付的感情一样,散落一地。
满人短发实为大不敬,皇上以皇后行迹疯迷为由,将其关押起来,但因念及旧情,始终没有废后。
后来,魏璎珞曾来看过淑慎,淑慎问她,究竟她是怎么做到的,让皇上这样爱她的呢。
魏璎珞告诉她,皇后娘娘对皇上一往情深,可是您爱他,为什么非要说出来呢?
淑慎听后疯狂大笑,多可悲,自己的爱意只因为说出来了,便不被珍惜,那她曾经温柔乖巧的那些年,备受欺辱也不吭一声的那些年,又算什么呢?
原来所谓爱情,不过是,谁先说出来,谁就输了,《延禧攻略》中的辉发那拉淑慎是最可怜的女人,她也曾温柔缱绻,默默爱着,只因不想参与争斗,不为皇上增添烦忧,便任人欺凌。
家族遭受戕害,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她终于奋起反击,一直以来,她的心态变了很多,由温柔到腹黑,可不变的一直都是对待皇上的那颗真心。
但是当真心遭到践踏,付出的所有爱意,都付之东流,在爱人眼中,心里,再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做的所有事情,都变得如此讽刺。
痴心错付,爱情之苦,有多么令人痛苦,看淑慎便知道了,后宫中的女人,大多都是可怜之人,无论是谋求权势,还是情意,最终都成了空。
娴妃的情意错付,富察皇后最后的失望,高贵妃一直以来的情深,大嘉嫔的死于冷宫,小嘉嫔的终身幽禁,都只为了一个皇上,他终究付了后宫中的女人们,大猪蹄子之名,名副其实。
淑慎曾温柔地对皇上说过,她怪过皇上,怨过皇上,却唯独没有恨,但是最后,她还是因这份努力了那么多年却被狠狠伤害的爱情,而生出了恨意。
善良遭到践踏,高洁却被逼迫,满心爱意终成恨,淑慎唯一的错,不过是太过爱一个人,爱到迷失了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